ed2k://|file|%5B%E4%B8%AD%E5%9B%BD%E6%96%87%E5%AD%A6%E5%8F%B2%E4%BA%8C%E5%8D%81%E8%AE%B2%5D.%E9%99%86%E4%BE%83%E5%A6%82.%E6%B8%85%E6%99%B0%E6%89%AB%E6%8F%8F%E7%89%88.pdf|6728075|7d9b7bbdd9e916c9a65f74b1e50a86f0|h=44ufcpovv6xfjpalraann4fgqvwpoisv|/
内容简介:
《中国文学史二十讲》原名为《中国文学史简编》,为使读者一目了然,便将目录中的二十讲用作了书名。 陆侃如与冯沅君两位先生学养深厚,此书虽夫妇二人著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,但今天看来,这仍是短时间即了解中国文学史的上佳读物。言间意赅、内容丰富、观点鲜明,是该书的特色。虽然有些词语随着年代的变迁,今天做适当更换似乎也是可以的,比如将技术换成艺术、将产品换成作品、将制作换成写作等,但为了保持原作的面貌,并未作变动,只是将标点等作了适当改动,并配了一些插图。 本书因为是讲义稿,所以同一般著述略有不同:一、为讲授便利计,各讲分量须相等,故同一题材有分为两讲或三讲的。二、为节省篇幅计,全书举例仅书某文某诗的标题而不引其原文(只有第一讲插入卜辞及金文二照片,因坊间不易购得原书故)。三、为初学明了计,对各问题只说个较可靠的结论,而不去详加考证(讲授时可另加说明)。
作者简介:
陆侃如(1903.11.26—1978.12.11),著名学者。原名侃,字衍庐,笔名小璧。祖籍江苏太仓,出生于江苏海门,生于一爱国士绅家庭。 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。1924年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,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专攻中国古典文学。大学一年级时他便出版了《屈原》,大学毕业时又出版《宋玉》一书。研究院毕业后,他在上海中国公学任教授,并在复旦大学、暨南大学兼职。 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,著述甚丰。与冯沅君合著的《中国诗史》是第一部开创性的影响较大的著作,《中国古典文学简史》已被译成英文和罗马尼亚文。
冯沅君(1900——1974年),现代著名女作家,文学史家,教授。原名冯恭兰,改名淑兰,字德馥,笔名淦女士、沅君、易安、大琦、吴仪等。河南唐河县人。与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和地质学家冯景兰为同胞兄妹。自幼学习四书五经、古典文学及诗词。
内容截图:
序例
上编
第一讲 中国文学的起源
第二讲 古民族的文学(上)
第三讲 古民族的文学(中)
第四讲 古民族的文学(下)
第五讲 乐府古辞
第六讲 三国六朝的诗
第七讲 唐代的诗
第八讲 散文的进展(上)
第九讲 散文的进展(下)
第十讲 戏剧、小说的雏形
下编
第十一讲 中国文学的新局面(上)
第十二讲 中国文学的新局面(下)
欢迎光临 ::电驴基地:: (https://54.244.168.166/) | Powered by Discuz! 6.0.0 |